\"这不是普通造假。\"林墨操作无人机掠过冷却塔,热成像显示暗管正在往地下灌注液体,\"他们在人为制造污染治理达标的假象!\"陈凡的登山杖戳开排水沟盖板,乳白色沉淀物正在腐蚀混凝土。
深夜的书记办公室,陈凡整理着十年来的工作笔记。某页泛黄的会议记录上,莲花实业承诺捐建中心小学的条款旁,画着个潦草的骷髅头——那是老书记临终前留下的最后笔迹。窗外飘起今冬第一场雪,覆盖了楼下新刷的\"安全生产\"标语。
市委组织部的任命谈话安排在暴雪天。刘部长递来的热茶腾起白雾:\"副县长分管工业和环保,压力不小啊。\"陈凡的指尖抚过文件上的烫金字体,突然想起塌方矿洞里那抹诡异的蓝光:\"我需要调阅全省稀有金属采矿权档案。\"
赴任前夜,陈凡再次来到矿难现场。月光下的塌方体像巨兽蛰伏,他捡起块矿石装进证物袋,却在转身时踢到半埋土中的工程日志。泛潮的纸页上记录着某次\"特殊勘探\",坐标指向青林水库正下方。
新办公室的窗台上摆着盆蔫头耷脑的绿萝,陈凡在整理文件时发现抽屉夹层里的举报信。信纸上的字迹被水渍晕染,但仍能辨认出\"放射性废料\"和\"跨境运输\"等关键词。他拨通唐明德的电话,远处突然传来消防车刺耳的鸣笛——莲花矿场的尾矿库方向腾起黑烟。
县政府常务会上,分管财政的马副县长正在慷慨陈词:\"莲花实业的新材料项目是省重点......\"陈凡的钢笔尖在笔记本上戳出个窟窿,投影幕布上的环评报告缺少关键的土壤检测页。他举起塌方现场的矿石样本:\"在讨论投资之前,是不是该先确认我们的脚下是否安全?\"
散会后,秘书小张神秘兮兮地凑近:\"招待所203房间,昨晚住了省矿产研究院的人。\"陈凡翻看住宿登记表时,指尖在某个熟悉的名字上停顿——正是塌方救援时提供地质资料的技术顾问。
深夜的矿业局档案室,陈凡借着手电筒光束查找矿脉图。某卷泛黄的图纸上,1958年的勘探标记与莲花矿场开采区完全重合,但用红笔圈出的\"异常区\"备注栏却被人为撕毁。窗外的梧桐树上,积雪压断枯枝的脆响惊得他后背发凉。
上任后第一次下乡调研,陈凡特意绕道青林河上游。冰封的河床上,莲花实业正在铺设\"生态修复\"管道。工头见到车队慌忙遮盖设备铭牌,但陈凡还是瞥见了\"放射性物质运输\"的警告标识。他蹲身抓起把河沙,指缝间漏出的颗粒在阳光下闪着铀矿石特有的荧光。
回到办公室,陈凡发现电脑被人远程登录过。回收站里躺着份未彻底删除的加密文件,标题是《跨境联合开发可行性报告》。当他试图还原文档时,楼道的应急灯突然全部熄灭,主机箱传来硬盘过载的焦糊味。
公示期最后一天,陈凡接到省纪委的紧急约谈。严处长将照片摊在桌面:某张他在矿难现场的照片被pS上莲花实业的LoGo,正作为\"官商勾结\"的证据在海外社交平台传播。陈凡却注意到照片边缘的消防栓编号——与事发当日的位置不符。
\"这是境外Ip发布的。\"网信办的小吴推了推眼镜,\"但原始照片拍摄设备登记在县融媒体中心。\"陈凡想起考察组撤离那日,曾有名记者反复调整摄像机角度,那人胸牌上的媒体名称此刻回忆起来,竟与莲花实业的子公司谐音。
任命文件正式下达时,陈凡正在医院探望获救矿工。老矿工颤巍巍的手从枕头下摸出块矿石:\"他们在找这个......\"漆黑的石块在ct机旁泛起幽蓝光晕,床头监护仪突然出现电磁干扰波纹。陈凡把矿石锁进保险柜时,发现内壁用刻着行小字——\"鑫隆1997\"。